“同學們可以運用剛剛我們學到的知識,來討論一下:截杖問題、劉徽的割圓術及折紙問題都體現了極限的思想,你們舉出一些含有極限思想的例子,并說明其變化的過程?!痹凇督洕鷶祵W》線上課堂上,老師正在組織學生進行“數學大討論”,這種課程模式能夠鼓勵生生交流,師生交流,讓學生從“想學”到“愛學”,變“學會”到“能學”。不久前,這門課程被廣東省教育廳認定為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。
數學大討論課
數學知識與經濟應用深度融合
《經濟數學》這門課的教學采用“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”的方式,由經濟案例引入,通過數學知識方法探討,最后解決經濟問題;線上提供經濟學應用視頻課程,鏈接相應的經濟類課程。--劉會靈老師介紹說。課程從設計理念、課程目標、教學內容、教學方式及輔導體系等方面促進數學知識與經濟應用的深度融合,將數學的基本概念、基本性質、基本定理與經濟概念相聯系,運用豐富的經濟學案例完成和專業教學的對接,教材中共有約44處經濟案例。
“小老師”的風采
形成“理論實踐一體化”教學模式
教學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。針對學校學生數學理論基礎較薄弱、自學能力較低的學生依賴性強等實情,線下形成了由“案例引導-知識講解-問題解答-實踐應用”四個環節構成的“理論實踐一體化”教學模式。教學中,注重問題的過程分析,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,并逐步解決問題,以培養學生思考問題、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。線上教學以提高“理論實踐一體化”教學模式的有效性為目標,強化課前預習,利用線上平臺導學監測學生的預習情況;建立線上討論區,實時反饋學生學習情況,改善習題課不足的情況;建立線上“數學小能手”評選機制,鼓勵生生交流,師生交流;靈活組織習題課,運用“數學大討論”和“數學小老師”兩類課堂,采用“翻轉課堂”的授課方式,讓學生從“想學”到“愛學”,變“學會”到“能學”。線上線下協同教學,促進了學生自主性和學習能力的提高。
數學小能手
教學內容由“大而全”走向“小而精”
課程注重教材建設和教學內容更新,已三次升級教材。最新版教材結合學生實際,對教學內容進行了結構性改革和知識點精選,補充了部分高中內容,以強化基礎,同時注重將抽象復雜的定理證明形象化,以增強教材的可讀性,從而實現了教學內容由“大而全”向“小而精”的轉變。
課程注重教學資源建設。依托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,開發了由教學基本資源、教學輔導資源與課外拓展資源三類構成的線上教學資源,以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,學生可以進行任意時間、任意地點、任意內容的個性化學習。
學生在演示-自己講解自己的解答
教育學院劉會靈老師介紹說:這門課從2011年就探索教學方法了,借鑒CDIO項目化教學理念,將教學內容模塊化,開發專業模塊,形成理論實踐一體化的教學模式;到了2016年,我們開始新改革,開啟“以學生為中心”教學改革階段。深入研究我校學情校情,立足應用型本科院校的現實,數學開始轉“數學性”為“應用性”,摒棄繁雜的大定理的證明,改為“數形結合”方法,摒棄偏題怪題,轉變數學“大而全”為“小而精”;2018至今,線上線下立體式教學模式改革階段。所以,我們這個課程是經歷了長時間的探索和開發,不斷創新教學模式,實現高質量教學。(圖文/教務處馮燕珠、教育學院劉會靈 責任編輯曾進)